機床行業經歷了今年這個低谷,全年銷售進入第四季度,整體行業有望年底復蘇。通過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以及產業自身的產品結構調整,行業復蘇積累了足夠的能量,市場逐漸回暖。
中國機床歷經50多年的努力,整體機床工具行業有了很大發展,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基礎工藝裝備,為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做出重要貢獻。目前機床行業還未度過轉型期,國內機床產業與經濟運行質量同步增長。
隨著改革的深入,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格局已經形成,機床工具行業呈現了快速發展的好形勢,已經開始進入發展速度與經濟運行質量同步增長的新階段,并為我國由機床制造大國向機床制造強國邁進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專家認為,經過“十一五”的高速發展,雖然我們的數控機床產業已初具規模,在自主創新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行業的國際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一是技術進步相對滯后;二是發展方式偏重于規模擴張。吳柏林告訴筆者,現階段機床行業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強,其主要矛盾是國內市場需求結構的加速升級與行業供給能力不相適應。當前,全社會的科技創新和節能環保意識空前提高,在增長速度回落和全社會調結構、轉方式雙重因素作用下,市場需求結構正在加速升級,這也必然帶來對制造裝備升級的需求。這點從2011年的進口統計數據就能得到很好印證。
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成效,貿易結構明顯改善。十年來,我國機床產品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出口商品結構趨于優化。我國進口大國的地位也在不斷鞏固,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強。一個企業在最初的發展階段,技術是首要的,這是基礎。沒有固有技術,產品質量上不去,就無法開拓市場。當然管理也很重要,是統籌全局的,現代企業離不開管理,管理促進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先進的管理體系還能優化企業各個系統的協作和整合,對于企業提高效率、高質量的保證及降低消耗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低速增長甚至嚴重下滑的局面,各家企業在中報中所總結出來的原因有很大的相似性,糟糕的宏觀經濟形勢成為了主因。在困難的形勢下,企業該尋找怎樣的自救良方?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在高端產品市場花費更多心力成為了被這些上市公司提及最多的方面。公司不但要能夠制造出高檔產品,更要做好高檔產品,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繼續調整結構,目前主要是調整產品結構。
液壓元件是工程機械的核心部件,國內每年300億以上的行業規模,液壓元件的進口比例超過70%,高端產品幾乎全靠進口。各國液壓工業產值約占機械工業產值的3%,而我國僅占0.18%左右,我國液壓行業仍有發展空間。我國液壓行業企業近年來加工手段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在表面處理的工藝上存在較大問題,因而產品壽命低,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鑄造件、鍛造件等問題是提高產品壽命的主要手段,只有大力推廣先進的表面處理的工藝,才能提高液壓產品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