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機床行業而言,2012年-2014年將是非常艱辛的幾年。“由于新增訂單減少,協會大幅調低了2012-2014年行業的產值增幅預期,并預計利潤總額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協會人士指出,我國機床市場經過近些年的高速增長后,從2011年5、6月份新增訂單開始大幅回落,增速趨緩態勢已經形成。預計2015年經濟運行速度與2011年相比將呈明顯下降趨勢,產值增幅將保持在15%左右。盡管15%依然是個不錯的增長速度,但是2011年行業的產值增速高達32.1%,這意味2014年的增速將明顯放緩。
當前,國內市場對于機床業的需求水平明顯減少。國內市場對高檔的需求增長特別快,而對中檔、特別是對低檔的需求則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勢必要提高國產中高檔數控機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然而目前國產中高檔數控機床產品總的情況是:質量上不去,成本下不來。
目前,國內機床制造企業總體上是大而不強,而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企業則是既不大也不強。因此,為推進“由大變強”目標的逐步實現,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在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時,經過內部細致的與討論,初步提出了三個標志性目標:第一,在向行業主要服務領域重點企業主導產品的典型零件加工裝備上有突破性進展。第二,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國內中高檔數控機床應用數控系統和主要功能部件國產化率明顯提高。第三,少數幾種或更多機床工具產品成為國際知名品牌,少數幾家或更多企業成為世界強勢企業。
今年在制造行業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中國經濟的高紅利時代已經開始過去,2014年中國經濟轉型的重點在于制造業的轉型。
機床行業作為機械行業的工作母機,轉型升級的緊迫性更為明顯。一個現狀是,雖然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機床制造廠家,但缺少著名的跨國機床集團和世界級的“精、特、專”小巨人企業。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建設、重點工程所需的高檔床主要依賴進口,國產中檔數控系統市場國內占有率只有5%,而高檔床所需的數控系統95%來自境外,功能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僅為30%。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增長快速,大大的刺激了我國對生產設備的大量需求,尤其是自2002年起連續八年機床消費全球第一。我國機床生產通過技術引進、仿制和自主研發等方式,逐漸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機床設計、研發和生產體系。而金屬成形機床是機床行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輕工、家電、汽車、交通、建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業每年均需要大量金屬成形機床,因此金屬成形機床近年也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中國制造業有著復雜的外部生態環境:競爭白熱化的一線市場;龐大的二、三線市場;日益上漲的人力成本;缺乏融資渠道;經營人才流向行政機關、外資跨國集團、壟斷行業高企;市場信用度低,交易成本高等。在這樣的外部生態下,企業求生不易。特別是機床行業,人才、技術都需要長期的積淀?,F在又是一個講求速度的時代,如果企業缺乏加速度,或許只能成為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