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機床行業許多核心高端技術自給率并不高,導致技術進口的依賴性很大,像中高檔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主要就是從國外引進。中國國產機床目前只有30%的數控化率,與發達國家60%~70%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存量機床的數控化率只有10%左右。這不僅提高了成本,也不利于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長久發展。因此提高國產能力是今后機床發展要堅持走的道路。
我國機床行業表現出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行業基本面保持了向好態勢,行業在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十二五”期間,機床行業將迎來提升行業發展水平的有利時機,企業應加快技術創新和發展方式轉變。
未來機床的發展跟未來制造業的發展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比如能源、資源、食品、醫藥工程、通訊技術以及汽車等行業的發展對以后機床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整體來看,未來機床的發展方向是提供整體的制造解決方案、設備的綜合效率高、具有可持續性。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機床消費國、第一大機床進口國、第一大機床生產國,但我國國內所需的高檔數控機床主要依賴進口,發展中高檔數控機床所需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主要來自海外。目前,國產數控重型機床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在300小時左右,而進口的高檔重型機床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在2000小時以上,這反應了國內產品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有很大的不足。國內機床產業如果突破發展?新能源裝備正成為推動機床業快速增長和技術進步的一大動力。據專家透露,“新能源裝備的加工將成為機床需求的主力,這需要多種精密、大型數控、專用機床與之配套。先進的裝備制造工藝,尤其是先進的機床設備是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升級的根本保障。”
中國機床產業要想做大做強,企業就必須在提高品牌意識,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以及加強國際競爭與合作等方面去主動尋找突破。隨著中國企業對技術研發能力的快速提高,中國數萬家的機床企業一定會迎來一次行業的大洗牌,洗牌的結果一定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當前,科技進步、自主創新、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是機床工具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大力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適應國際競爭、擴大內需、節能環保的要求,大力開發適銷對路的品種,進行產品創新,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努力培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競爭力強的新產品、新產業。